三八文学网

第276章 又见姑奶奶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三八文学网】地址:www.sududar.net

京师来了个大善人,通济门的城门官,每日施舍两顿粥食。说是米粥,却能插筷,还会撒上盐巴,比某些大户人家嫁女时的施粥,还要实诚。

每次施粥都是两大木桶,足够供给百人吃饱。领粥只有一个规矩,安静排队,只施舍老弱妇孺。

如果有男的想混口饭吃,城门官们会安排他们前往方仓所在,只要能挑能扛,帮忙做工,每天不光管三餐,还能赚份工钱。

但即便如此,还是有些人情愿跪地要饭,也不愿出力赚钱,懒汉嘛,哪个时代都会有的。

稍显意外的是,自从施粥开始,皇太孙朱瞻基便总往通济门跑。他和刑天营里的每一位都是那般熟络,叫嚷着要来帮忙。

结果是,米和钱都是林川出的,朱家人却能来蹭个好名声。小圣孙鸡贼啊!

林川当然知道这是太子爷的任务,不能太热乎,热乎就不像在生气了;也不能太疏远,别人留的台阶,你哪怕不下,也要偶尔来回踱步,给些机会。

林川可不觉得自己真能怎么样太子,所以当朱棣问话时,打死也没透露朱智明的休书行为,算是保住了朱家的颜面。

说真的,每日如此平淡地过下去,林川幸福得有些不真实。他在秦淮河畔购置了一座府邸,足可住下整个刑天营的弟兄,花去了整整十万两,但眼皮都没眨一下。

方仓的建设在公孙堂的操持下,也是如火如荼,远比京师任何一处的修缮工作都要迅猛。朱高炽特地批了一块荒地给他,希望他能修条路带动周围的商业起来。

结果林川倒好,别带动了,都拿来吧。修路的同时,直接把沿途的地皮全给买了下来,还特地联合了白家商号的白雪松,决定一起开发。到时候方仓打底,周边的饭馆,驿站,镖局,甚至纪念品店就都要姓方了。

有了朱高炽许诺的特批边塞贸易文书,方仓的边塞贸易可谓如日中天。奥雅估摸着,现在塞外吃的用的,只要是从大明进口的,十件就有7件都是从方仓出去的。那每月赚回的钱财,纯利最少都有五万两,就是银矿都比不上它的产出恐怖。

甚至钱多到奥雅开了一个方仓书斋,专门用来教育培训管理型伙计,让这些人可以更好地保障方仓的高效运转。等到京师的分部一开张,保证所有人员迅速到位,一天就能完美匹配所有的工作,可以理解为明朝最早的企业商学院。

如此一套机制运转下去,恐怕不只是京师,在不久后的将来,全国各地重要城市,都会出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我在武当学屠龙 流氓县令 超脱诸天:从清末民初开始 侍玉(女尊NP) 重生霸王附体带领三国猛将搞事业 都穿越了,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我在现代留过学